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向
发布时间:2023-09-19     阅读量:

1

He Juhou,Hu Hui. EBFO-based Personalized Learning Materials Recommendation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3.8(10):1057-1065.

2

Jing Yao, Ju-hou He.Load Balancing Strategy of Cloud Computing based on Artificial Bee Algorithm. 2013:185-189.

3

Bing Xiao, Xinbo,Gao. Visu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synthesized sketch. In Natural Computation (ICNC). 2013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3. 317-321.

4

Gangshan Fu,Wanggai Hua.The Cluster Analysis of Learner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ISSN 2168—944X(USA).2013 (11):89-98

5

Gangshan Fu,Liyun Fu.Group Differences: E-learning Anxiety and Sense of Spatial Orientation Groups Divided by Felder-Silverman Learning Style. Proceedings of EITT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Australia) IEEE Compute Society Conference publishing Services(CPS).2014(11):176-183

6

Chen, Y., Ma, Y., Kim, D. H., Park, S. K.Region-Based Object Recognition by Color Segmentation Using a Simplified PCN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15.26(8): 1682-1697

7

Yihui Zhou, Xuening Liao, Zhenqiang Wu.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LNCode Scheme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with Network Coding.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SE). 2015.31(6): 1961-1974.

8

Ma Miao , Zheng Xue, Pei Zhao. A Blind Estimation for Speckle Noise Based on Gaussian-Hermite Moments[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Consumer and Control. 2016 :829-832.

9

Min Guo, Xiaohong Hou, Yuting Ma, Xiaojun Wu.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using ELBP based on covariance matrix transform in KLT,.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2016.1.

10

Ma Junliang, WangXili, Xiao Bing. Research of the Enhanced Anti-Xprobe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and Network. Application.2016.7:123-125.

11

Bing Xiao, Lu Liu, Li Guo and Junliang Ma. Reduction of Mosqu.ito Noise Based on the Adaptive Bilateral-Filter.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Hunan University, 2016.8.

12

王改花,傅钢善,李享阳.陕西省高校信息网络安全现状的调查及反思.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26(02):159-163.

13

傅钢善,李运福,李享阳.陕西省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4):15-17.

14

李运福,佟海静,傅钢善.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群体差异研究—基于BV伟德官方网站《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26-30 .

15

李运福,傅钢善.网络学习中反思性学习及模型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2012.22(02): 99-102 .

16

张东晓,傅钢善.农远工程的价值再挖掘—虚拟实验教学应用探讨.中小学电教.2012.4:14-15.

17

李红静,傅钢善,汝中兴.潜在课程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课程教育研究.2012.10:143-144.

18

马苗,万仁远,尹义龙.基于相似性灰关联的Curvelet域多聚焦图像融合.电子学报.2012.40(10):1984-1988.

19

马苗,刘艳丽.图像分割背景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性能对比.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4):393-400.

20

丁生荣,马苗,郭敏.人工鱼群算法在自适应图像增强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185-187.

21

郭敏,秦昕,马苗.基于图像处理的谷物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中国粮油学报.2012.27:123-128.

22

康杰红,马苗.基于蛙跳算法与OTSU法的图像多阈值分割技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 634-640.

23

康杰红,马苗.NSCT变换与改进PSO算法在含噪图像分割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48:168-173.

24

柳新妮,马苗.基于模糊ABC算法的空间域SAR图像阈值分割. BV伟德官方网站学报. 2012.40:16-21.

25

梁建慧,马苗.人工蜂群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48:194-196.

26

万仁远,马苗.一种Curvelet域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BV伟德官方网站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18-22.

27

杨蓓,吴振强,符湘萍.基于可信计算的动态完整性度量模型.计算机工程. 2012.38(02):78-81.

28

邵志毅,吴振强,马亚蕾,王改宁.支持网络编码的NS系统扩展.BV伟德官方网站学报. 2012.40(01):19-22.

29

邵志毅,吴振强,马亚蕾,王改宁.一种AdHoc下的网络编码模型NCMA.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48(4):100-110.

30

王改宁,吴振强,马亚蕾,邵志毅.一种在低带宽下的安全网络编码模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48(11):93-101.

31

冯坤山,吴振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四面体学习模型的构建.中国远程教育.2012(05):46-50.

32

张文兰,牟智佳.中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比较分析—基于中美教育技术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02:60-66.

33

牟智佳,张文兰.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趋势研究—对历年《地平线报告》的元分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5:22-27.

34

张立国,刘晓琳.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元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12.04:40-46.

35

张立国,刘晓琳.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01:50-56.

36

姚婧,何聚厚.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云计算负载平衡策略.计算机应用.2012.32(1):213-217.

37

赵旭,何聚厚.基于NLA的Polymorphic蠕虫特征自动提取算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8):122-124.

38

姚婧,何聚厚.基于自适应蜂群算法的云计算负载平衡机制.计算机应用.2012.32( 9) : 2448-2450,2454.

39

何秀青,何聚厚.计算机导论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计算机教育.2012(15):69-73.

40

邱欢堂,何聚厚,何秀青.教学反思内容自动评估模型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22(09): 173-180.

41

马君亮,汪西莉,何聚厚,肖冰.增强型Anti-Xprobe2的研究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32):1-4.

42

段苗莹,何聚厚,何秀青.基于路由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伪装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22(11):105-112.

43

乜勇,胡军卫,王兰兰.陕西省基础教育专网运行策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2.22(5):56-59.

44

乜勇,胡军卫.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 04:80-83.

45

姜婷婷,乜勇.智能代理在网络课程监控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 (5):528-531.

46

肖冰,马君亮.网络环境下免费师范生的数据库技术教学方法研究.现代电子技术. 2012.35(8):90-92.

47

刘博,李蜀瑜.基于NuSMV的AADL行为模型验证的探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22(2): 110-113.

48

李运福,傅钢善.大学生网络学习焦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网络学习者特征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网络教育与与远程教育.2013.05:31-54.

49

王斐,傅钢善.基于云服务的微内容移动学习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模式探析.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3:46-19.

50

王斐,傅钢善.教师技术感知对电子书包使用意向的影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2013.12 (23):36-41.

51

王斐,傅钢善,张黎苹,惠芬,牛娜.陕西省电子书包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2013.5(23):47-51.

52

李运福,王斐,傅钢善.网络元认知对反思性学习的影响研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27(3):268-271.

53

惠芬,傅钢善,王斐,牛娜.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研究—基于2012年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评选.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6-8.

54

马苗,曾晴,邵利平.不可见水印的透明性评价.计算机工程.2013.39(6):38-42,55.

55

柳新妮,马苗.布谷鸟搜索算法在多阈值图像分割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2013.39(7):274-278.

56

刘艳林,马苗,刘艳丽,许红飞.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含噪图像分割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49(20):157-160.

57

周逊,郭敏,马苗.基于鱼群算法优化Normalized Cut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616-618.

58

周涛,陆惠玲,陈志强,马苗.基于两阶段集成支持向量机的前列腺肿瘤识别.光学精密工程.2013.21:2137-2145.

59

温博为,吴振强,张丽娟.Kerberos协议在可信平台下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3.34(06):1946-1950.

60

刘小花,王涛,吴振强.软件缺陷集成预测模型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30(06):1734-1738.

61

张丽娟,吴振强.一种可控可信匿名的物联网查询机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23(06):122-128

62

张丽娟,吴振强,温博为.一种新的基于层次的可信电子服务体系模型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36(06):1701-1704.

63

张文兰,牟智佳.高师院校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电化教育研究. 201312:50-55.

64

张文兰,李喆,员阁,连云梅.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13.12:118-121.

65

牟智佳,张文兰.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启示.电化教育研究. 2013.4:37-42.

66

俞显,张文兰.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现代教育技术. 2013.23(7):14-18.

67

郭小平,张文兰.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性研究——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电化教育研究. 2013.23(7):14-18.

68

邵征锋,李喆,张文兰.“电子书包”的概念及应用前景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73-77.

69

夏小刚,刘翠翠,张文兰.小学四年级《书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20:56-59.

70

朱型飞,何聚厚,赵倩.基于OWL的教学反思本体构建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23(10):159-162.

71

何聚厚,范文静.基于改进K -Means算法的教学反思文本聚类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23(11):99-107.

72

胡慧,何聚厚,何秀青.基于改进几何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49(18):149-163.

73

刘博,李蜀瑜,阮园.一种面向CoSy编译框架的编译优化开发方法.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23(3):61-64.

74

乜勇,姜婷婷.基于电子书包个性化学习空间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2013.23(3):87-89.

75

姜婷婷,乜勇.西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配置的策略研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4):389-392.

76

姜婷婷,乜勇.我国数字化校园研究的现在与反思.中国教育信化.2013.13:73-75.

77

岳莎,乜勇.关于电子书包内容建设的构思.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27(6):634-637.

78

乜勇,刘艳斐.“电子书包”在教学应用中的实践反思.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6:28-29.

79

马君亮,吴振强.高师院校网络工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价值工程.2013.32(26):231-232.

80

马惠超,乜勇,徐青青.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21-25.

81

傅钢善,王改花.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研究.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14.09:53-57.

82

柳春艳,傅钢善.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教育信息化.2014. 03:33-37.

83

柳春艳,傅钢善.基于云计算的nClass网络教室解读与应用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14.06:25-30.

84

刘娉婷,傅钢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7-9.

85

李运福,傅钢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动力性特征群体差异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4.07:31-37.

86

李运福,傅钢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间影响权重群体差异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4.10:45-51.

87

方中玉,傅钢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问题与策略研究.科技与教育.2014.05:40-42.

88

周回回,傅钢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迁移的研究现状及反思.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4.28(02):114-116.

89

康杰红,马苗.基于改进蛙跳算法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71-175.

90

周逊,郭敏,马苗.一种求解图像分割问题的限速-离散蜂群优化算法.计算机工程.2014.40:212-216.

91

曾晴,马苗,周涛,孙莉.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小波域数字水印方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4.35:1155-1159.

92

曾晴,马苗,孙莉,周涛.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小波域数字水印方法.BV伟德官方网站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19-23.

93

李晓磊,马苗.基于组合LoG滤波方法的轮廓检测.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24(11):28-31.

94

柳新妮,马苗.基于直方图预处理与BF算法的含噪图像分割.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190-194.

95

周彦伟,杨波,吴振强,何聚厚,李骏.基于身份的跨域直接匿名认证机制.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 44(9): 1102-1120.

96

魏刃佳,丁亦喆,张吴振强.在线学习系统中情感识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现代教育技术. 2014.24(03):115-122.

97

吴振强,廖雪.周异辉.网络编码混淆方法研究进展.BV伟德官方网站学报. 2014.42(06):13-20.

98

刘静静,张立国.混合学境下xMOOC应用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5:9-16.

99

赵扬,张立国.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社会性维度的研究综述.中国远程教育.2014.08:21-28.

100

郑志高,张立国,张春荣. xMOOC的学习评价方法调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14.11:44-49.

101

曹俏俏,张宝辉,梁乐明.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以N大学“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课程为例.开放教育研究. 2014.4:53-65.

102

张亚珍,张宝辉,韩云霞.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开放教育研究.2014.01:81-91.

103

曹俏俏,张宝辉.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建立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强连接.远程教育杂志.2014.03:33-40.

104

桑治平,何聚厚.基于Hadoop的多特征协同过滤算法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1(12):3621-3624.

105

桑治平,何聚厚.基于改进细菌觅食的协作学习分组算法.计算机工程.2014.40(10):137-142.

106

胡慧,何聚厚,何秀青.基于模糊理论和蚁群算法的图像边缘连接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3):168-172.

107

胡慧,何聚厚,何秀青.基于细菌觅食与改进Otsu算法的自适应阈值边缘提取.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4):161-165.

108

叶树鑫,何聚厚.协作学习中基于协同过滤的学习资源推荐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24(10):63-70.

109

周彦伟,杨波,吴振强,何聚厚,李骏.基于网络编码的匿名通信模型.中国科学.2014.44(12):1560–1579.

110

刘艳,姜婷婷,乜勇.基于E-bag的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 2014.28(3):289-291.

111

王朔琛,汪西莉,马君亮.基于均值漂移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图像分类.计算机应用.2014.34( 8) : 2399 -2403.

112

裴炤.非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与改革初探.职业教育.2014.2.48.

113

裴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职业教育.2014.2.56.

114

刘博,李蜀瑜. ISTREM软件测试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22):65-68,87.

115

柳春艳,傅钢善.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负面社会影响.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6):31-37.

116

傅钢善,李运福.网络学习焦虑与空间定位感间作用关系研究—基于 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的群体差异分析.课程与教学.2015.01:103-109.

117

张文青,傅钢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学习国内现状研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29(03):243-245.

118

张莉娟,傅钢善.基于云计算的电子书包网络学习空间构建.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25(09):479-482.

119

傅钢善,方中玉,周回回.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范生专业知识发展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6:80-84.

120

张文青,穆晓静,傅钢善.伦理视域下的学习分析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9:1-5.

121

傅钢善,刘娉婷.免费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BV伟德官方网站为例.当代教师教育. 2015.8(02):73-81.

122

李运福,傅钢善.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策略性特征群体差异研究-基于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的群体划分. 2015.25(06):102-107.

123

周逊,郭敏,马苗.细菌觅食算法优化归一化准则的彩色图像分割.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1):40-44.

124

吴琴琴,马苗.基于自适应Mean Shift算法的彩色图像滤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1:1-6.

125

王冠群,马苗,张艳宁,周涛.基于高斯变换的多尺度SUSAN 角点检测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18:1-6.

126

周彦伟,杨启良,杨波,吴振强.一种安全性增强的Tor匿名通信系统.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1(7):1538-1546.

127

赵杰,雷秀娟,吴振强.基于最优类中心扰动的萤火虫聚类算法.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5.37(02):342-347.

128

李宝,张文兰.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资源推送服务模型的构建.远程教育杂志.2015.03:41-48.

129

邓文博,张文兰.基于APP Inventor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设计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5.8.95-99.

130

高洁,李明军,张文兰.主动性人格与网络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视角.电化教育研究.2015.8.18-29.

131

詹海宝,张立国.大学英语词汇锁屏移动学习软件的设计与应用.中国远程教育.2015.04:43-48.

132

詹海宝,张立国.理解大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采纳—基于TAM的实证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03:53-59.

133

卜彩丽,张宝辉,蔡奕渔,韩燕娟.信息化背景下特殊需要人群的学习支持—“无障碍技术支持的学习研究国际论坛”综述.现代特殊教育.2015.14:3-7.

134

马海鹏,何聚厚.泛在学习中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学习控制模型.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5(1):107-110.

135

刘艳斐,乜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5.02:61-66.

136

马君亮,陈二静,曹婷,林春娜,叶宇晗.学习质量动态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电子技术.2015.38(18):30-32,35.

137

王智刚,马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改进GAC模型轮廓检测方法.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5(1):70-73.

138

胡志立,郭敏.基于四叉树分解与图割的彩色图像快速分割.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5.37(2):390-396.

139

孙巍,郭敏*.基于自适应形状先验的快速图像分割算法.云南大学学报.2015.37(1):52-61.

140

乜勇,杨玉.平板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基于电子书包的自主学习方式探究.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5.7:29-30.

141

朱格格,乜勇.跨平台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7:39-45.

142

李骏,周彦伟.板书书写能力智能测评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5(3):154-157.

143

张学华,何聚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8):32-34.

144

王锐,何聚厚.基于领域本体学习资源库自动构建模型研究.电子设计工程.2015.23((24):32-35.

145

高倩,何聚厚.改进的面向数据稀疏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6(3):63-66.

146

吕春祥,傅钢善.国内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焦虑的研究综述.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597-600.

147

张芮,傅钢善.基于人人通平台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4):60-62.

148

陈云杰,傅钢善.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4):367-370.

149

高月,傅钢善.国内外泛在学习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4):377-381.

150

傅钢善,佟海静.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网络教育.2016.8(4):22-29.

151

高月,傅钢善.学习分析在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综述.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1):23-26.

152

张芮,傅钢善.国内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16.

153

张芮,傅钢善.国内外网络学习焦虑研究之综述.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1):59-62.

154

汪林,吴振强 刘丹青.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需求框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2:32-35.

155

高瑜,吴振强.基于Wos的档案学知识图谱分析.兰台世界.2016:21-24.

156

雷武超,吴振强.结构化课件自动生成系统设计方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2):30-34.

157

郭敏,陈昱莅.基于改进LeNet-5的街景门牌号码识别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8(2): 197-203.

158

赵姝.基于情境模型的教学案例情境重构方法研究—以网警培训领域案例为例.电化教育研究.2016(6):70-76.

159

白雪梅,马红亮,吴海梅.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及认知存在关系研究—以基于MOOC的混合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4):71-78.

160

杨洁,白雪梅,马红亮.探究社区研究述评与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6.07:50-57.

161

白雪梅,马红亮,张立国.美国K-12混合学习的实践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6.02:52-58.

162

马红亮,白雪梅,张立国.翻转课堂在中国面临的问题与应对之道—访翻转课堂先行者乔纳森·伯格曼[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4:3-9.

163

秦 健,刘超,吴忠旭.基于师范院校与中学合作的机器人教育模式探究.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7(07):27-30.

164

马云霞,秦健,白珍.基于创客教育的创客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2:12-14.

165

张文兰,张思琦,林君芬,吴琼,陈淑兰.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02:38-45,53.

166

张文兰,成小娟,夏小刚.中学生基于电子书包学习的动机现状及其归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07.

167

李宝,张文兰,张思琦,赵姝.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模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01:69-75.

168

张思琦,张文兰,李宝.国外近十年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引文分析及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16.02:64-72.

169

马红亮,袁 莉,白雪梅,范楼珍等.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实践创新.开放教育研究.2016.22(5):68-75.

170

秦琴琴,乜勇.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课堂导学案问题设计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4:16-19.

171

秦琴琴,乜勇.基于词频分析和可视化共词网络图的国内创客研究热点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6.01:17-19.

172

张凯鑫,乜勇.国内关于网络学习风格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1:29-36.

173

秦瑾若,傅钢善,乜勇.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5):497-501.

174

李鹏飞,张宝辉.中国创客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词频分析与共词可视化方法.数字教育.2016.03:20-25.

175

胡立如,张宝辉.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剖析“翻转”的有效性.远程教育杂志.2016.04:52-58.

176

王米雪,张立国,郑志高.我国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1-17.

177

张文兰.引领式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及成效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

178

何聚厚,党怀兴.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7,9(2017),85-89.

179

李玲,何聚厚.基于语义依存分析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7):68.

180

白菊,何聚厚.应用于问答系统的Lucene相似度检索算法改进.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11(27),79-82.

181

黄秀莉,何聚厚,梁玉帅,韩广欣,杜杰.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VR English Learning Game Based on the APT Model.华人教育技术协会.2018,12.

182

何聚厚,梁瑞娜,肖鑫,梁玉帅,韩广欣.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3):75-81.

183

白菊,何聚厚.应用于问答系统的hicene相似度检索算法改进.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8